甘肃兰州新区五部门联合出台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人员“禁业”协作机制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甘肃省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兰州新区“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省率先实施联合禁业惩戒。
《意见》聚焦“全链条监管、全环节协同”,明确了信息通报、联合执法、联络会商、检察监督等7项协作机制,形成“司法判决—行政监管—检察监督”的闭环治理格局。在日常联络机制方面,搭建“钉钉专属联络群”,配备专职联络员,实现跨部门重要信息24小时高效流转、即时反馈;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精准归集“终身禁止”“限期禁止”人员信息,将禁业名单纳入行政许可、备案登记“必查项”,从源头阻断违法人员“回流”通道;在联席会议机制方面,由检察院牵头定期研判形势、破解难题,推动监管标准统一、执法尺度一致;在支持配合机制方面,明确司法机关法律指引、监管部门技术支持的时限与流程,实现“专业互补、高效联动”。
《意见》还明确,在案件会商机制方面,针对跨区域、团伙性、疑难复杂案件开展联合研判,确保案件查办“快、准、严”;在案件移送机制方面,严格规范行政与刑事衔接流程,坚决杜绝“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在信息发布机制方面,要求行政案件禁业信息5个工作日内公示,并建立动态更新的禁止从业人员信息库。
据悉,此次协作机制的建立,是兰州新区落实全省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探索。兰州新区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权责对等、权益保障”三大原则,明确各部门法定权限,严禁超范围履职,并通过门户网站、企业宣讲、典型案例通报等方式加强政策解读,提升企业合规意识与公众知晓率。同时,还将机制落实情况纳入部门考核,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对自2019年至今有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案的11名人员落实从业禁止,实现行政查处与刑事打击无缝衔接,有效净化了食品药品行业生态。(丁怡媛)
(责任编辑:郭肖)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