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皮肤微生态

  • 2025-04-24 13:58
  • 作者:叶理
  • 来源:中国医药报

  皮肤微生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与皮肤表面的组织、细胞及各类分泌物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三大重要功能


  皮肤微生态在保护皮肤屏障、调节免疫功能及皮肤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皮肤屏障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会与人体形成平衡,通过多种机制共同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


  首先,在皮肤微生态系统里营养资源是有限的,微生物之间对于营养物质的竞争,可以使得有害菌难以获得足够的养分而无法大量繁殖,从而限制有害菌的生长。例如,表皮葡萄球菌等有益菌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竞争皮脂等营养物质。


  其次,微生物群落能够分泌抗菌物质,对有害微生物形成打击。皮肤表面的许多有益菌可以产生抗菌肽、有机酸等物质,这些抗菌物质具有强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例如,表皮葡萄球菌分泌的抗菌肽能够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微生物群落还能调节皮肤的酸碱度。皮肤表面通常为弱酸性环境,这对于维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同时,弱酸性环境也有利于皮肤角质层的正常代谢和更新,进一步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一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酸性物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酸性环境,从而抑制碱性敏感菌的生长。


  调节免疫功能


  皮肤微生态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者。


  一方面,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可以刺激皮肤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在生命的早期,皮肤接触到的微生物对于免疫系统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微生物通过与皮肤细胞的相互作用,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特定信号通路,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例如,某些特定的细菌可以刺激皮肤中的树突状细胞,使其摄取微生物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


  另一方面,皮肤微生态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类型。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时,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释放信号分子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例如,在炎症状态下,一些有益菌可以分泌抗炎因子,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防止炎症的持续发展。


  同时,微生物群落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使其在应对不同的刺激时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研究发现,皮肤微生态的失调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中,皮肤微生态往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引发炎症反应。


  参与皮肤代谢


  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积极参与皮肤的代谢过程,为皮肤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提供重要支持。


  在皮脂代谢方面,一些微生物(如丙酸杆菌)能够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不仅可以为皮肤提供一定的滋润度,还能维持皮肤的酸性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此外,微生物对皮脂的代谢还可以调节皮肤的油脂分泌,防止油脂过度堆积导致的毛孔堵塞和痤疮等问题。


  在维生素合成方面,某些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族等对皮肤健康有益的维生素。维生素K对于维持皮肤的凝血功能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维生素B族则参与皮肤的能量代谢和细胞修复。这些由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可以被皮肤细胞吸收利用,促进皮肤的正常代谢和更新。


  除此之外,微生物群落还参与皮肤的其他代谢过程,如角质层的更新、胶原蛋白的降解和合成等。它们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和代谢产物,调节这些代谢过程的速度和方向,维持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在护肤品中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对皮肤微生态认识的加深,在护肤品领域,不仅是益生菌,人们也开始利用益生元、后生元等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均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益生菌在护肤品中的应用较早。一些特定的益生菌提取物被发现可以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外界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刺激。目前,越来越多的护肤品品牌开始关注益生菌的护肤功效,将其添加到护肤品中。例如,乳酸菌提取物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皮肤炎症的发生;某些链球菌的提取物可以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提高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的产生;双歧杆菌提取物可以通过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位点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帮助维持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部分护肤品通过添加嗜酸乳杆菌相关成分,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从而调节皮肤的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增强皮肤的保湿性能,让皮肤更加水润。


  益生元在护肤品领域同样展现出了应用潜力。益生元可以为皮肤表面的有益菌提供营养,促进其生长繁殖。低聚果糖、菊粉等益生元成分能够改善皮肤的保湿能力,增强皮肤的弹性。目前,已有不少护肤品会添加低聚果糖等益生元成分,如含有低聚果糖的护肤水等。


  后生元作为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或菌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有效改善肌肤问题。后生元护肤品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比如,在一些针对敏感肌肤的化妆品中,添加短链脂肪酸可以帮助调节皮肤pH值,缓解皮肤的敏感症状;细胞外多糖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湿膜,锁住水分,保持皮肤的水润。在面膜、精华液等产品中,细胞外多糖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保湿剂,提高产品的保湿效果。


  延伸阅读


影响皮肤微生态的三个关键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微生物在皮肤表面的定植和生存。皮肤的脂质组成、酸碱度等不同,都会影响皮肤微生态。


  遗传因素还可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反应,进而影响皮肤微生态的平衡。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有害菌更容易侵入皮肤,从而引起皮肤微生态的失调。


  环境因素


  气候条件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较为显著。炎热潮湿的气候下,皮肤容易出汗,过高的湿度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寒冷干燥的气候下,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使微生物更容易侵入皮肤。


  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可能会破坏皮肤屏障,改变皮肤的酸碱度,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生活方式


  饮食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间接实现。高糖饮食可能会促进某些有害菌的生长,增加皮肤炎症的风险。富含膳食纤维、益生菌的饮食则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对皮肤微生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微生物更容易侵入皮肤。


  压力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油脂分泌和水分含量,从而改变皮肤的微环境,为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化妆品检测中心)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