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发展 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光彩——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医药领域获奖项目介绍

  • 2024-07-18 14:33
  • 作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获奖项目。医药卫生领域有32个项目和1个创新团队获奖,包括一等奖1个,二等奖31个。


其中,5个中医药领域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主持开展的“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郭兰萍等多人共同完成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主持开展的“经典方剂类方研究模式与中药配伍禁忌规律性发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济主持开展的“中医体质辨识体系建立及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等多人共同完成的“中药质量检测技术集成创新与支撑体系创建及应用”。


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为形成中国特色防治方案贡献中医力量


主要完成人:张伯礼、刘清泉、张俊华、张炜、张晗、夏文广、赵玉斌、宋新波、杨丰文、郑文科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浙江大学


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多次深入疫情一线,总结了多地的中医临床救治经验。此后,张伯礼领衔团队主持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研究。


该项目面向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创建了中医药应对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康”全过程诊疗模式,降低转重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彰显了中医药可及性优势,为形成中国特色防治方案作出贡献。据介绍,让轻症患者不转为重症是治疗的关键,也是公认的核心评价指标。在轻症患者基数较大时,“转重率”高低直接决定了重症病人数量的多少。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有效降低“转重率”。


该项目率先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中医证候学流调,明确“湿毒致疫”病因病机及“兼夹发病”临床特点,指导“防-治-康”全过程诊疗实践,丰富了中医疫病理论;构建了应急条件下循证评价研究方法学体系,率先提出“转重率”是核心评价指标,完成了首个临床试验,证明中医药临床价值,并开展系统的证据转化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支持;创建了应急条件下中药新药发现模式和关键技术,建立“中医理论+临床诊疗+药物创制+机制阐释”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宣肺败毒颗粒和清金益气颗粒,系统诠释宣肺败毒方多环节多途径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揭示其科学内涵;建立了中医方舱医院救治模式,制定以中医药为主的救治方案及管理规范,完善了应对突发疫情中医药救治体系。该项目研究成果涵盖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新药创制和模式创新,成果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展现了中华民族原创医学思维的价值和优势,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突出贡献。


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


助推“绿水青山”变成中药“金山银山”


主要完成人:郭兰萍、黄璐琦、高文远、刘晖晖、杨野、王晓、韩邦兴、刘大会、周涛、康传志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大学、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皖西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


项目单位通过长期合作,以苍术、三七、霍山石斛、蕲艾、天麻等50种大宗常用中药材为研究对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综合利用生态学、系统学及经济学原理,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示范推广”系统研究实践,形成了以“拟境栽培”为核心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构建了标准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药材种植模仿传统化学农业的模式,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一是创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体系。首次提出并丰富了基于“逆境效应”的中药材“拟境栽培”生态种植理论,提出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应通过模拟道地药材原始生境,完成其全生长发育周期的拟境栽培。系统揭示了农药等外源污染物对中药材产量、质量的影响。如发现过量施用膨大剂多效唑可使麦冬增产50%的同时,其高异黄酮类和甾体类化学成分分别下降达250%和40%。提出并带领团队践行“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成为中药生态农业的行为准则。相关理论为解决中药材种植中的药粮争地、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以及药材药性降低、外源污染物超标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是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在系统层次提炼出了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生物多样性模式和良种良法模式等120种生态种植模式,突破了化学农业传统栽培方式,获得明显成效。如蕲艾“五改两促”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2倍以上,出绒率提高20%以上,挥发油含量提高30%以上,每亩平均增收25%以上。创新了中药材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首次在全国建立了43种药用植物病害可溯源的病原菌库,保存了2000余株药用植物病原菌,集成了田间寄主症状图片和病原物形态鉴定图谱,构建了病原形态鉴定信息和田间为害症状及分子鉴定信息库,首次实现菌株和田间症状的可溯源,填补了药用植物病原微生物数据库的空白。根据生产中常见病害和常用农药制定了中药材农药使用规范,首次筛选出了以油菜素内酯为代表的农药增效剂,可减少三唑类农药残留65.52%以上,减少药害造成的三七中皂苷含量降低36.52%以上、减少干物质累积量降低29.80%以上,提高了药效和减轻了药害。创新了“以草治草”的杂草绿色防控策略,利用蕲艾粉及其水提物的田间抑草效应和挥发油成分的田间除草效应,开发了植物源除草剂,实现了杂草绿色防控。分离并鉴定了蕲艾抑草和除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解析了以咖啡酸、异绿原酸A等为主的酚酸类成分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抑制光合作用“饿死”杂草的作用机制。建立了药用植物“阻断、调理、重构、综控”土壤综合改良技术体系,改善土壤微生态。构建了中药材栽培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体系,创建了病原菌检测技术、土壤微生态调理技术、微生物重构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为核心的中药材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可有效改良土壤质量,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镉含量。以三七为例,该技术较传统栽培技术可降低三七药材中镉含量达49.36%,使三七平均亩产增产30%以上,达到341.06公斤,亩均收益增加万元以上,土地轮作年限由10年以上缩短至5年以内。


三是构建了生态种植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从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收集整理药材规范化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制定并发布175项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团体标准。相关工作解决了中药生态农业缺少评估指标和方法的问题,为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行业开展与中药生态农业相关评估工作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参考标准。建立了全球首套传统中药材的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系列ISO国际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打破了国际社会在中药材农残和二氧化硫方面设置的技术壁垒,不但保护了农民利益,更极大地改善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偏见,对维护中医药的国际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构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推广和服务体系。依靠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和农业农村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等全国平台,在河北、安徽、贵州、山东、湖北等20多个省份进行示范推广生态种植中药材200余万亩,带动生态种植1500万亩以上。在山东平邑建立了金银花坡地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在云南进行了基于光质改造和土壤改良的三七生态种植示范,在内蒙古赤峰进行了赤芍-玉米间作生态种植示范,在安徽霍山进行霍山石斛拟境栽培示范,在贵州进行了天麻-冬荪循环生态种植示范。


团队还依托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建立了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服务与科普宣传,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超过1800万人次,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思路、方法与技术保障。


总体来看,该项目团队开发了我国中药材安全、有效、有序、可持续的生产技术与种植模式,实现了区域生态因子与中药材生产高度耦合,促使我国中药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中药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整体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中药材质量安全,对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经典方剂类方研究模式与中药配伍禁忌规律性发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为中医药“说明白,讲清楚”作出创新性贡献


主要完成人:段金廒、范欣生、张艳军、唐于平、曹龙祥、赵涛、钟赣生、王宇光、宿树兰、郭立玮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项目以中药配伍为核心,围绕经典方剂类方据证衍化规律解析、经典中药配伍禁忌科学实质揭示正反两个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创建了基本方与衍化方的典型性与系统性、结构特征与衍化规律、功效取向与机制差异、功效物质与量-效关系的四层次经典方剂类方研究模式,构建了客观反映方剂类方病证、结构、功效、物质、量效五单元的关键技术群。系统揭示了四物汤类方养血和血调经止痛功效、三拗汤类方宣肺止咳平喘功效的物质组及其共有和特征性功效成分群,阐明了基本方与衍化方针对证候与疾病两相不同时段的特定量-效关系及生物学机制。


二是创建了基于药对配伍阐释方剂组方结构的研究方法体系。系统揭示当归系列药对在类方衍化中的功效取向及作用机制,发现了具有药对和合特征的新组合及其在类方单元中的结构特征与桥梁功能,为组方优化和新药发现及转化应用提供了新策略。成果应用于三拗片新药创制及康妇炎胶囊、脑心通胶囊、新生化颗粒等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是首次系统揭示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实质,发现了传统经典“相反”配伍蕴含的若干规律性,为临床合理配伍与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支撑。创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致毒/增毒、降效/减效多元研究模式及多类型毒-效物质相互作用、量-毒关系与拐点判定、潜在毒性发现、联合用药安全预警等关键技术;系统揭示了经典配伍禁忌特征、量-毒-效关系、配伍环境与宜忌条件等,回答了“十八反”反与不反以及为什么反的科学难题;发现了功效取向类同、药材基原与化学成分结构近似的药味合用具有类同的禁忌形成规律性;科学诠释了反药同方配伍毒-效关系和病证宜忌转化条件等;创新发展了中医药配伍禁忌理论。


中医体质辨识体系建立及应用:


为中医治未病和慢病早期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主要完成人:王济、王琦、杨志敏、朱爱松、徐云生、李玲孺、李英帅、郑燕飞、白明华、黄鹂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健康中国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慢性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如何解决慢病防控难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防治策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于1978年提出中医体质学说,后又创立了中医体质学派、中医体质学科。其学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王济及其团队开展创新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一是系统构建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体系。基于108015例大样本人群调查和体质-疾病相关分析,创新体质理论,建立全周期多维度体质辨识理论、体质-疾病趋势辨识理论,为独特的研究和防治疾病、诠释生命和健康新角度,为中医治未病和慢病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是研发了“从婴儿到老人”的全生命周期体质辨识量表,从团体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立项,被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首次建立宏观与微观多模态体质辨识模型。研发了数字化、智能化中医体质辨识系列装备及产品,为中医治未病、慢病防控、主动健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代化服务手段。


三是形成“体病预警-调体干预-动态监测”应用模式,并构建“个人-社区-医院-政府”四级体质健康监测网络,颁布系列治未病干预标准,在31个省(区、市)的1734家医院推广应用,引领了全国中医体质和治未病学术发展及成果转化。体质治未病已进入部分省市医保服务体系,深入到广大基层,降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节约了医疗费用,为中医慢病管理提供范式,为慢病防控带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药质量检测技术集成创新与支撑体系创建及应用:


为阐明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现代科学证据


主要完成人:果德安、季申、刘志强、刘艳芳、吴婉莹、李楚源、穆竟伟、钱勇、宋凤瑞、胡青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中药质量是决定中医临床疗效和百姓用药安全的核心要素,由于中药的天然属性加之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及非法添加等问题,中药质量令人堪忧,仅靠法定标准难以真正解决中药的真伪和优劣评价问题。因此,发展中药质量的创新检测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中药质量的“倒逼机制”,对保障并提升中药质量至关重要。


项目团队围绕实现“中药精准检测”的总体目标,创新性地构建了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导向的中药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创建了中药质量大数据库和质量检测技术平台等支撑体系,包括以下技术:


一是中药有效性导向的创新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了多维多息色谱指纹图谱以及多模式质谱等多种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指纹图谱和液质联用等技术信息表征不足、成分指认有限等缺陷,大大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准度,为中药复杂体系效应物质的深度检测、不同来源中药质量的一致性评价以及非药用部位和替代品的添加等影响中药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提供了精准的检测手段。


二是中药安全性导向的系列检测技术。构建了安全性导向的中药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非法添加化学品和色素等系统检测技术体系。发展的新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显著提高了中药农药残留与真菌毒素的提取效率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开发了中药中可溶性砷和可溶性汞的有效测定技术,并率先构建了中药中砷、汞元素的总量、形态及价态的分析方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首次建立了涵盖1128种化合物的中药非法添加化学品和色素筛查技术体系。


三是中药质量检测数据库和平台创建及产业应用。基于发展的检测技术体系,创建了中药质量检测大数据库和中药检测技术平台等支撑体系。包括“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和定量数据库”“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和“中药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数据库”,为中药质量的系统检测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构建的技术平台包括“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平台”“上海市中药物质基础与标准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上海市中药和保健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保障中药质量的规范化检测提供了平台支撑。构建的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复方丹参片、痰热清注射液等中药大品种的质量精准检测和标准提升中,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周雨同)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