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被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困扰,心理援助热线每天接听125通电话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王晓冬) 自5月1日全国“12356”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以来,共接通50万通电话,其中北京每天接听约125通。北京热线主要集中在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方面,表现为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问题。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7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其中四件实事——儿科、精神卫生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县域血液透析服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作为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牵头单位,积极会同16个区级专科医疗机构,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白班座席有9个,由安定医院和其他区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共同接听;夜班座席有2个,由北京安定医院负责接听。
截至6月30日,北京市共接听来电超过2.27万通,平均每天接听约125通。热线比较集中时段在晚上6点到10点。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运行平稳有序,有效回应了市民特别是中青年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迫切需求,已成为首都市民身边一个重要的心理支持渠道。
6月一天凌晨,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来电,自述非常焦虑、紧张,严重失眠,感到非常无助。接线员了解到她因为职业发展不顺跟父母频繁地有矛盾,她的压力巨大。在充分共情的基础上,接线员帮助她识别压力源——生活环境剧变、家庭矛盾等。通过专业引导,帮助她理解自己焦虑情绪的根源,认识到这是面对挑战时的正常反应,同时也为她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技巧。这次通话让对方的焦虑情绪有效缓解,情绪也明显恢复,并且她对于如何面对当前的困境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案例充分体现心理援助热线在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和认知调整方面的价值。
北京热线还发生了一起在生死关头紧急联动挽救生命的故事。不久前,一位青年男性来电,声音非常低沉,哭诉说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近期曾经有过跳河的自杀行为,目前又再次萌生出这种强烈的自杀念头。接线员立即评估出这是一个极高危的来电,持续运用专业的心理技术进行安抚和危机干预,同时由于风险比较高,接线员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上报区级和市级的管理员进行联合研判,并联动有关方面,经过各方的努力,成功救下了这位位于危急关头的市民。这个案例也体现了心理援助热线在识别高危风险、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联动社会救援力量方面的关键作用。
自5月1日起,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通了“12356”心理援助热线,有330个地级市、86个直辖市的区县可以提供心理门诊服务,324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的区县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
在心理健康讲座方面,全国已累计开展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心理健康讲座一共是4664场,其中面向学校2676场、面向机关1229场、面向企业759场,受众超过90万人。
此外,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方面,全国已有312个地级市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同时地市级临床检验专业、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97.8%和93.6%,助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质量水平逐步提升。
在县域血液透析服务方面,全国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中,已经有1614个县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目前还有8个县不能提供,但其中已有3个县完成血液透析设施配置,5个县完成人员培训,正在加紧推进。
在提高血液透析服务能力方面,2657个县级医院已经更新、增配水处理机227台,血液透析机4421台,增配从事血液透析服务人员1470人,服务超过1986万人次。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北京市民被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困扰,心理援助热线每天接听125通电话
自5月1日全国“12356”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以来,共接通50万通电话,其中北京每天接听约125通。北京热线主要集中在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方面,表现为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问题。 2025-07-18 20:14医养融合护“银龄”健康管家进“家门”——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推出“健康零距离”医养融合服务
近期,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推出“健康零距离”医养融合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看上病,受到欢迎。 2025-07-18 16:20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