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动破局中药材产业痛点 湖北省市县三级联合调研赋能大别山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湖北省药监局、省药监局黄冈分局及黄冈市市场监管局、罗田县人民政府、九资河镇人民政府、罗田县市场监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对天麻、茯苓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重点考察了产业园核心区建设进展,详细了解药材交易、储存加工及产业链延伸情况。在占地千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现场,湖北省药监局驻村工作队负责人高度肯定“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大别山生态优势叠加地理标志保护,罗田天麻、茯苓等道地药材已形成品牌矩阵,完全具备打造全国产业标杆的基础。
在政企座谈会上,园区及企业代表直言产业链发展痛点:“中药材深加工不足导致附加值受限,茯苓尚未纳入省级趁鲜加工目录制约产能释放。”针对这些诉求,调研组现场组成工作专班,提出“建立中药材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争取茯苓加工政策突破”等解决方案,并明确由湖北省药监局牵头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作为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罗田县现有药用资源657种,其中道地药材24种,天麻、茯苓产量分别占全国1/5和1/6。全县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超100个,年度种植产值突破20亿元,形成“种植-加工-品牌”的完整产业生态。
2月18日,湖北省药监局正式发布《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支点建设的若干措施》。在新政指引下,调研组将建立“一企一策”跟踪服务机制,重点推进趁鲜加工目录申报、中药饮片生产许可落地等关键事项。(王会芳 刘蓉 肖凯)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