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消除朝阳产业发展中的“雾霾”

  • 2019-03-03 10:50
  • 作者:蒋红瑜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今年两会有什么建议?”

  

  “最近一直在准备,还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相关……”

  

  近日,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时,他刚从部门会后回到办公室——白衣黑裤,笑声爽朗。在谈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时,于清明陷入了深思。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是一个朝阳产业。一方面,从发展来看,其在全世界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我国尤为明显。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2.6%,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超过13%,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在全球的占比也由2014年的14%,提升到2018年的21%。尽管如此,对照发达国家药品和器械支出1:1的医疗水平相比,我国药品和器械支出比还不足3:1,医疗器械服务民众健康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发展和提升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从创新来看,医疗器械产业正处在技术变革的黄金窗口期,互联网、云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材料科学、3D打印等最新科技,都在成为医疗器械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源泉,也不可置疑地成为各地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

  

  2018年,于清明首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彼时,作为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感受到了别样的压力。人民代表为人民,当选之后的他,一直在琢磨如何更好地反映大家对行业发展的心声。

  

  过去的一年,于清明曾前往上海、湖北、山东、深圳、贵州、江苏等多个省市调研。当前,医疗器械国产创新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人类科技的最新成就,将快速通过医疗器械服务人类健康,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均衡的人口大国而言,新技术应用对于提升医疗健康水平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重大。

  

  “在政策引导和行业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整个行业在调整中健康前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然而,加快医疗器械创新及临床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于清明认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流通、质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必须下决心解决历史造成的“小散乱”局面,适当提高集中度,提高研发投入,提升制造能力与水平,保障以更好质量、安全和效率服务医疗机构和患者。

  

  同时,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措施的背景下,我国整体市场竞争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如医疗器械行业革故鼎新,正在不断构建更为市场化、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毋庸讳言,还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比如,不少人曾跟我谈及的问题——医疗机构整体账期偏长。目前国内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过程中,普遍存在账期过长问题,给药械研发、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并且一定程度成为了影响研发、生产、经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不仅限制了研发、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活力,也给当前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创新赋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实效以及推进医改造成了现实障碍。”于清明说,今年两会,他将持续关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为其清除发展道路上的“雾霾”。(中国食品药品网记者 蒋红瑜报道)


  

  记者手记  洞察大势亦擅长感知细微

  

  在于清明的身上,有一种专注的力量。在调研时,他对国家政策走向、产业发展路径与问题洞若观火。在交谈中,他将调研时的感受娓娓道来,让人深思。

  

  在履职的道路上,推动人民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于清明从不松懈。如何更好地做到人民代表为人民?正如他所言,“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