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创建 绘就“食安浙江”新蓝图——浙江省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纪实
自2014年国家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浙江省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城市农村全覆盖、所有市县全启动、“十三五”期间全达标为创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落到实地,必须以县(市、区)为基础,只有这样,根基才扎实。”原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原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卢永福如是说。
今年8月底,记者跟随浙江省食安办“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现场考评小组”(以下简称“考评小组”)走进浙江多地,近距离感受“食安浙江”的全域创建成果。
党政同责 释放食安强信号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2017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浙江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将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把食品安全作为各级政府综合执法的首要责任;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考核结果为C级的设区市政府、省级食品安全主要监管部门,视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有关领导干部不得参加该年度评优、授予荣誉称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才能切实抓好、抓出成效。卢永福向记者介绍,为了提高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浙江省在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现场考评过程中特意加入了“领导访谈”环节。
记者跟随考评小组来到台州临海市,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梅式苗接受了考评小组的现场访谈。“抓食品安全就是讲政治、抓民生、抓发展、抓稳定。政府部门要树立‘100-1=0’的思想,清晰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干不好,其他都是白干。”梅式苗在访谈中用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据介绍,临海市成立了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出台了《临海市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方案》《“党政同责”实施细则》,将食品安全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各镇街落实属地责任。同时,严格督查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领导干部,一律启动问责机制。
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在考评小组的访谈中直言:“我当过县长,也当过书记,我的切身体会是,只有县长、书记共同抓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才能有激情、有办法、有力度。”据悉,自缙云县开展食品安全县创建以来,杨秀清先后7次带队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调研,推动该县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督查考核制等相关制度,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
在智慧农贸市场,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进行食品信息追溯。
凝心聚力 夯实监管硬基础
食品安全的监管力量和监管需要不一致将严重阻碍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浙江省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为契机,完善执法公车配备、整合检验检测平台、充实监管力量,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近年来,原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统一采购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车辆,分发给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筑牢基层监管网底。“截至目前,已实现平均每个基层监管所一辆执法公车的基本配比。”卢永福介绍。
检验检测能力是基层监管的薄弱环节。为解决这个问题,浙江省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作。
2014年4月,全国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台州临海市召开,与会领导对“台州样本”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介。此次随同考评小组对临海市进行检查验收,记者对“台州样本”印象格外深刻。
临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是浙江省第一家同时具备食品和药品检测功能的县市级检验机构。走进临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考评小组成员穿衣戴帽换鞋套,进行“全副武装”后才能进入常规理化实验区、色谱实验区、金属实验区、微生物实验区等区域,每一个实验区位置划分非常明确。中心工作人员王宏亮介绍:“中心检验区域面积约1500平方米,为避免不同检测过程相互干扰,依照检测流程的合理性,中心在建设之初就对不同的检测区域进行了布局,并预留一定空间,以备今后发展所需。”据王宏亮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具有440项食品认证参数,40项药品认证参数的检测资质,每年平均完成3000余批次检测任务。
监管力量的进一步充实也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温州市洞头区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本岛居民10万余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650万人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岛,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北岙市场监管所是洞头区的一个四星监管所,位于洞头列岛中部的洞头岛。“目前,北岙市场监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5人专职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北岙市场监管所所长王光碧介绍说。在洞头区区长林霞看来,食品安全县(市、区)也是一个提升旅游品质的“金字招牌”。为此,洞头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
浙江省多个市、县均建成“阳光厨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操作系统。图为诸暨市海亮教育园师生观看学校食堂“阳光厨房”直播。
智慧赋能 探索治理新途径
在台州学院附属中学的学校食堂,记者看到门口墙壁上悬挂了四台自助点餐机。副校长谢良善介绍:“在校学生可以利用点餐机提前订餐,食堂工作人员依据学生订餐情况决定当天的餐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餐食浪费。与点餐机配套使用的还有一个APP——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谢良善边说边拿出手机,向考评小组演示,“这个APP包含线上点餐、食材采购、主体责任、阳光厨房、食安知识和家校交流六个模块,学生、家长、学校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四方主体均可登录APP,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据了解,临海市140家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已全部接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操作系统,家长可点击APP“阳光厨房”模块在线随时查看校园食堂后厨情况,若发现问题隐患,则可通过APP内“家校交流”模块反馈至校园管理方。经查验属实,校方会督促食堂及时整改,并通过APP上传现场图片展示整改结果。
这是浙江省智慧监管的一个缩影。卢永福表示:“全省各地都在想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智慧监管已成为一个创新方向。”
农贸市场作为食品安全源头,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温州市龙湾区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为契机,通过智慧试点、专业托管、制定标准“三步走”策略,打造了一批“高大上”的智慧农贸市场。在龙湾区状元农贸市场,记者看到,从客流量统计到交易量分析,乃至考勤管理,在“智慧农贸云”平台一览无余。百姓关心的菜品定价则可以由农贸市场管理方和摊点共同认定。“管理方在后台修改定价20秒后,摊位显示屏便可显示出新价格。”龙湾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晓宝告诉记者,该区总结智慧农贸市场试点经验,牵头起草了《智慧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出台了全省首个智慧农贸市场地方标准,为农贸市场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智慧监管模式在浙江省食品安全县验收工作中也得到充分应用。今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办设计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421”评价体系,即4个工作制度、2个信息系统和1个专家团队。其中,2个信息系统包含一个台账资料报送审核系统和一个暗访APP。
台账资料报送审核是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验收的第一关,由于资料多、工作量大,常常影响验收工作进度。“去年56名专家审核7个县的资料用时1天,工作效率较低。”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办工作人员潘欣介绍,今年借助审核系统,56名专家审核45个县的资料仅用时2天,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多。同时,无纸化办公实现了责任清晰化、工作留痕化、工作标准化的目标,参与创建工作的各部门责任得到分解,每个部门在系统内只能看到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资料审核过关后,参加创建的县(市、区)接受“开门暗访”。为确保验收工作真实有效,所有参与暗访的执法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检查完成后执法人员将受检商家名称、检查结果等内容通过暗访APP及时上传省创建办数据平台,实时记录暗访过程和结果,实现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全程透明公开。
群众是食品安全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图为云和县“老李帮忙团”食品安全服务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
共治共享 筑牢安全“防火墙”
食品安全仅靠监管部门难以全面到位,必须发挥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推行食品安全责任险(以下简称“食责险”)是浙江省着力探索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在宁波市奉化区,记者了解到,食责险已在旅游行业全面铺开。“在实现公共性食责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奉化正在全力推动商业性食责险。”奉化区区长张文斌介绍,该区政府出台商业保险补贴,每年区财政安排150万元对投保单位以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目前,奉化区已有29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发放补助22万元,其中溪口成为我国第一个大中型餐饮企业全部自主参保商业性食责险的国家5A级风景区。
据了解,浙江省于2015年开始在省内推广食责险。彼时,食责险对于各地监管部门还属于新鲜事物,很多地方出现了推广难的问题。浙江省的“逆势而上”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从浙江省食安办了解到,仅2015年一年,浙江省选择参保食责险的单位就达到8957家,保费收入3120万元,保单金额291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浙江投保单位增至41357家,保费收入为9850.58万元。
用卢永福的话说:“推广普及食责险,是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以及浙江打造食品安全强省的重要一环。”他认为,食责险有利于分散和转移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压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及时获得经济补偿,保障群众利益;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避免或防控群体性事件发生;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打通食安监管“最后一公里”,需要更多的“千里眼”“顺风耳”。2017年起,一大批专职网格员活跃在浙江各地的街头巷尾。
8月30日,在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龙六村,记者看到正在巡查的徐甜甜。作为基层的一名网格员,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查看自己所负责网格周边的食品店、药店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她会通过“平安浙江APP”上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接到上报事件后,将形成信息“采集-流转-处置”工作闭环,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置。
图为江山市食品安全网格员正在进行例行检查。
像徐甜甜一样的基层网格员,天台县共有674名,都是本地居民,他们对社区的地形环境、沿街商铺了如指掌,巡查起来全面又细致。如今,这样的食品安全网格员在浙江省已达数万人,汇集成食品安全监管的强大力量。台州临海市、宁波市奉化区实现了县(市、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温州市龙湾区全区6个街道共配备全科网格员312人,小网格434个,全部顺利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丽水市缙云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县320个全科网格,每个网格配有1~2名基层网格员(协管员),实时上报巡查信息。
随着浙江省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参与创建县(市、区)公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度和支持率持续提高。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51个县(市、区)通过创建验收。(记者 申杨 陈燕飞)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办提供)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