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有回音 督促整改抓落实——海口市区食药监管部门联手整改“豆腐城”

  • 2017-08-22 17:10
  • 作者:范南虹 唐静仪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8月4日凌晨,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海口豆腐城开展突击检查,发现豆腐城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生产豆腐的工人不戴口罩不佩健康证、操作也极不规范,还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


突击检查结束后,省、市、区三级食药监管部门都下达到了整改书,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跟进,并派工作人员进驻海口豆腐城,提出了近中期整改计划。以海口市琼山区食药监管局下达的整改书为例,共提出了9条整改意见,包括对豆腐加工场所进行清理,开展“搬家式”大扫除;所有加工原料都要上架立地存放;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五专”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等等。


海口市食药监局局长符勇带队到“豆腐城”的车间进行检查,认为“豆腐城”出现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由于政府重视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海口市食药监局指出,豆腐是老百姓喜爱且消费量大的日常常用食材,对这类食品要从严管理,严格把关,不能把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场流到百姓餐桌。


图为整改后的豆腐加工车间


海口市食药监局和琼山区食药监局针对“豆腐城”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由海口市局食品生产处牵头研究制定豆腐加工流程以及豆腐加工的必做禁做清单,解决管理不到位问题。必做清单包括:加工区应有完善的密闭式排污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三防”设施应到位;加工工艺布局设计合理,避免交叉污染;直接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必须用无毒无害无异的材料制成等12项内容。禁做清单包括:厂区周围禁止有毒有害气体、烟尘、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开放性污染源;禁止使用农残超标、腐败变质、受工业“三废”污染的的材料作为豆腐加工原材料;禁止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接触入口食品加工工作,禁止工人赤膊加工豆腐;禁止非法添加化学有害物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使用污染水源加工豆腐等12项内容。


针对豆腐主要在凌晨生产,而这个时间段企业没有管理人员对各档口进行监督以及各档口责任人对“豆腐城”企业管理人员训导不予理睬的问题,可由海南长缘香实业有限公司及琼山区局共同聘用协管员,对豆腐城内各档口实施24小时监督,解决监管不到位问题。


制定“豆腐城”近期及中期生产车间硬件改造目标。对环境卫生、赤膊加工、食品不离地存放及物品摆放零乱等问题,一个星期内必须改造完成,设施、容器尽量全部换成不锈钢的材质。对抽风系统及地板改造等工程量较大的问题要制定中期改造计划,在今年内完成整改。针对豆腐加工排水腐蚀性大的问题,可选择几个档口进行试点,效果好的就在所有档口推广。


海口豆腐城业主单位——海南长缘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秋庄向记者介绍,自8月4日海南省局开展突击检查后,公司就在省市区三级食药监管部门指导下,切实有效地开展各种整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根据食药监管部门的要求,完成了13项具体整改项目,包括召集全体豆腐车间生产户举办了三期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组织全公司人员对豆腐城的厂区、生活区开展了里里外外大扫除,让环境变得清洁卫生;对豆腐车间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比如统一采购了不锈钢添加剂专用柜、不锈钢原材料架;统一建设“豆渣存放集中间”,将生产区和加工废料区隔离开;建立起豆腐加工原料当时领用制度以及食品添加剂“五专”(专人、专柜、专锁、专用台账、专用)管理制度;重新设计“三防”门窗设施等。


海口市食药监管局肯定了海南长缘香实业有限公司近期的整改成效,同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跟踪海口豆腐城的中期整改工作,加大对日常监管和巡查,确保为海口市民供应安全、放心的豆制品。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