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抗菌药使用是医患双方的事

  • 作者:陆旅星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11-18 11:09


  图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中)、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右)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民院长(左)共同启动2016年“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活动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陆旅星

         2016年11月14~20日是第二届“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11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举办“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中国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慎重对待抗生素”,旨在宣传和贯彻合理处方及使用抗菌药的理念。


  抗菌药耐药已成巨大威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民院长介绍说,1928年弗莱明首次发现了青霉素,使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而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移动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病菌繁殖进化高速演变。当人们第一次使用某种抗菌药时,这些药物能够杀灭细菌,但仍有些抵抗力强的细菌侥幸存活。而当再次使用这类抗菌药时,杀菌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体内的“强壮”细菌则会越来越强。当大多数抗菌药都无效时,人们对感染性疾病就会束手无策。因此,抗菌药耐药性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也在启动仪式上呼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用药知识水平,规范用药行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纠正公众自我抗菌药物治疗的行为。希望每一个人都学习抗菌药的基本知识,了解滥用抗菌药的危害,从自我做起,慎重使用抗菌药,维护全世界人民群众的共同健康。

  今年8月,我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出台,标志着我国就遏制抗菌药耐药问题形成了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与制度框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抑制抗菌药耐药工作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对中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活动,其目标是提高全球对抗菌药耐药问题的认识,并在社会公众、医务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间寻求和探索最佳实践方法,从而避免抗菌药耐药的继续发生和扩大。世界卫生组织鼓励所有成员国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并期待今后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推进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以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正确掌握抗菌药使用原则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专家指出,滥用抗菌药可以损害人体器官,影响肝脏、肾脏功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等。部分抗菌药还可影响听力,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损害更大。而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所产生的细菌耐药将会导致患者无药可治,滥用抗菌药相当于慢性自杀。因此,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是医院和患者双方都需要直接面对的严肃问题。

  医疗机构的医生、药师都是专业人员,应该在开具处方时就严格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王平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抗菌药的使用采取三方面措施进行管理。一是限制抗菌药使用,门诊取消输液治疗,病房实行授权制;二是临床用药分级别,特殊级使用抗菌药需经有资质的临床医师或药师会诊后使用;三是针对重点病种、重点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对患者来说,更应该清楚认识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副作用,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菌素、链霉素等。一般来说,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会明确告知使用抗菌药的注意事项。另外,患者还可以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是细菌感染,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都不应使用抗菌药。

  启动会上,专家特别提出了公众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讲卫生、多运动。要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细菌的机会,特别是家中有幼小的孩子。运动可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远离细菌感染。

  2.遵医嘱用药。按医生要求使用抗菌药物,即使病情好转,也要按照处方完整使用一个疗程的抗菌药,不能随意停药,以防细菌耐药发生。

  3.不要自行购买抗菌药。抗菌药是处方药,除非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开具的处方,否则不要私自购买并服用任何抗菌药物。

  4.家里没有用完的抗菌药物不要留着,用剩的抗菌药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他人误服或药物过期等。


  相关链接


  从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与抗菌药物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前者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部分合成产品,在低浓度下具有确切的抗菌作用;而后者则既包括抗细菌的抗生素,又包括了人们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和抗生素具有类似抗菌作用的药品,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包括部分医药专业人员)泛指的“抗生素”实则为“抗菌药”范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