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品安全知识流行起来——河北省食品检验院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纪实

  • 作者:宋红霞 张永辉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10-31 14:09


   图为河北省食品检验院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进学校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近年来,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河北省食品检验院)立足于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优势,积极建立科普阵地和科普骨干队伍,打造科普载体,树立四大科普品牌,破解科普教育难题,使原本生冷、枯燥、刻板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变成了生动、鲜活的,公众能够听得懂、看得明白、传得开的日常话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编撰科普丛书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公布“2016年河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由河北省食品检验院编著出版的《食品安全科普文丛》(第三辑)成功入选。这是该院在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绩。

  河北省食品检验院《食品安全科普文丛》编纂项目始于2014年,项目启动之初就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的肯定和支持,并为丛书作序。目前,《食品安全科普文丛》已出版至第三辑、合计41.9万字、公开发行10万余册。《食品安全科普文丛》第一辑还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为“2016年全国科普日读本”。

   建立科普基地

  早在2012年,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广大公众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河北省食品检验院积极争取,经河北省科技厅批准,挂牌成立了全省首家“河北省食品安全科普基地”。经过几年建设,该基地目前拥有可对外开放参观的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3000平方米,食品安全科普专用展厅300平方米,累计开放实验室40余次,接待公众参观2万人次;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知识讲座120余次,直接受众3万人次;在“燕赵讲坛”等开展专家讲座及派出专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70余次,发表科普文章100余篇,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厅科普项目立项2项,参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普队伍研究项目1项。在近年发生的假葡萄酒、瘦肉精、工业明胶、白酒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中,都有河北省食品检验院专家的权威解读声音。

   组建宣传队伍

  2013年,为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河北省食品检验院组建了以博士和高级工程师为主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目前服务队人数已达30人。4年来,这支服务队一直活跃在河北省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的第一线。平时,服务队3~5人为一组,经常性地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技术帮扶进企业”、“魅力科普进万家”等活动;每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集中宣传活动期间,服务队还会开展专家咨询、食品安全大讲堂、食品检验“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据统计,服务队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进社区活动110余次、进企业100余次、进校园10次、进媒体5次。特别是2015年6月,服务队会同河北新闻网邀请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开展“河北乳企安全行”活动,对河北省6家乳品企业进行了集中采访,面向全国宣传推介河北乳企重质守信、涅槃重生所做出的努力,让全社会了解到河北省重振乳品行业的信心。截至目前,服务队两名同志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精神文明办等11部门授予“河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创办科普月刊

  为将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推向深入,搭建起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2014年,河北省食品检验院创办了《河北食品安全》科普月刊。该刊注重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聚焦食品安全热点舆情,致力于打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园地,为建设“药安食美,诚信河北”出力献策。目前刊物已编印发行28期、28000余册、采编文章1000余篇、共计140余万字,并无偿向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技术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发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5年《河北食品安全》荣获“河北省省会优秀出版物”称号。

  河北省食品检验院院长王丽霞表示:“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没有‘终点’。我们做科普,就是要消除大家对科学的距离感。我们从事的科普工作就是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将科学语言‘翻译’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只有持续的科普宣传才能畅通科学权威的传播渠道,让食品安全知识流行起来,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来,让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