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打假看担当——安徽省查办食品药品安全大案要案侧记

  • 作者:孙斌园 朱德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29 15:47

  夏夜出奇的闷热,一丝丝风儿都没有。但是,黑夜里,几双警惕的眼睛正紧盯着前方。他们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一动不动地守候着目标的出现。

  这是7月20日深夜安徽省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侦查一起假冒白酒案中的一个普通镜头。

  今年以来,面对因机构改革稽查机构整合未到位,人员重组和年初案件数明显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坚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不松懈,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手软,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稽查人员围绕农村食品市场、医疗器械“五整治”、网络非法售药等开展专项整治,狠抓案件线索管理,追根溯源,查处了一批重大制售假劣食品药品案件,取得了丰硕战果。

   稽查新理念推动案件查处

  今年以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强化“以案件领衔,靠案件支撑,用案件说话”的稽查理念,采取召开行刑衔接对接会、实施挂牌督办、现场督查指导、开展案件追溯核查、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等多项措施,为重大案件承办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月初,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获悉江某某夫妇制售假冒白酒长达10年之久,由于时间跨度大,窝点偏僻,制假行动又隐蔽,为摸清其作案活动范围和活动规律,执法人员经过近4个月的调查摸底和蹲点守候,终于查清了窝点的具体位置,经过周密部署,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连夜捣毁了这一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窝点,现场查获已制作完成的假冒古井贡酒、柔和种子酒、迎驾贡酒、宣酒等品牌白酒约1000件,经初步统计,该案涉案假冒白酒货值1200余万元。

  此前,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宣酒集团打假办提供的线索,分别于2014年1月17日和21日查获了3处制售假冒茅台、五粮液、宣酒、口子窖等多种品牌白酒窝点,现场查获涉案产品货值82万元,涉案总值300余万元。

   重拳出击深挖“瘦肉精”系列案

  今年初,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公安部门在亳州市联合暗访抽验中,发现20份肉制品被检出“沙丁胺醇”(俗称“瘦肉精”)成分。经过缜密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刘红岭、郭玉明在明知“沙丁胺醇”药物系国家明令禁止给生猪注射的情况下,自2012年开始从个人处购进“沙丁胺醇”药物(俗称瘦肉精),对生猪注射“沙丁胺醇”,然后对注射过“沙丁胺醇”的生猪强制灌水。屠宰后的有毒、有害猪肉,由专人向亳州市谯城区的各个菜市场猪肉摊贩进行批发销售。此外,犯罪嫌疑人曹洪超采用屠宰生猪过程中向生猪体内注射药品“阿托品”、灌水的方式,将有害猪肉销往邻近菜市场。

  稽查人员顺藤摸瓜,在充分掌握犯罪窝点、涉案人员、违法事实的基础上,一举捣毁了3个注射“廋肉精”黑窝点,涉案货值金额30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经查,刘红岭、郭玉明等6名犯罪嫌疑人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于4月14日被公安机关批准逮捕;蒋绍祥、曹红超2名犯罪嫌疑人于2014年3月26日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

  在此基础上,稽查人员继续深挖,扩大肉制品抽检地域范围,相继在蚌埠、淮北、合肥等地农贸市场共发现6起销售涉嫌添加瘦肉精(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肉类案,涉案肉类产品包括牛肉和猪肉。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已全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签于该系列案案值巨大,点多面广,涉案人员多,违法情节恶劣,且呈现系列性特征。安徽省局已提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进行挂牌督办。

   明察暗访揪出非法进口肉制品

  4月26日,由安徽省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公安、农委、工商、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近120名执法人员,根据前期暗访调查掌握的案件线索,对该市某批发市场部分经营户非法销售未经检疫进口肉类制品行为展开集中打击行动,现场查获违法经营户19家,涉及猪、牛、羊、鸡等肉类产品53个品种共约116吨(其中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鲜冻肉49个品种约113吨),涉案货值32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经过侦查发现,涉案肉制品主要来自于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和河南省郑州市等地。目前,专案组正在对涉案产品来源开展进一步追溯。

  从案件调查情况看,查获的肉制品主要存在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或《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与鲜冻肉实物标签不符、无中文标签、部分产品来自不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的国家和地区等三个特征。

   犀利鹰眼识别过票售假行为

  去年底,安徽省阜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核查某批发公司经营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商品名:泰能)药品购销票据中发现疑点,经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鉴别,这批药品非该公司生产,系假冒产品。涉案产品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结果为[鉴别]项“液相色谱”和[含量测定]项均不符合规定,为假药。

  从购销票据统计情况看,该公司自2012年7月以来共购进泰能28300支,并全部销售至12家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总金额达308.5万元。经向河南汝州、商丘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核查发现,该公司购进的泰能的票据内容有的系伪造、有的品种或数量不一致。经犯罪嫌疑人王某(药品代理商)交代,其通过购买开往合法批发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修改发票所附的随票清单,将假药混入合法渠道并在市场上流通。

  今年以来,安徽省食药监系统共查办食品药品案件3377件,涉案货值金额近6000万元,查获假劣药械137批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9个,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

  尽管没有赴汤蹈火的壮烈场面,但安徽省食药监系统的稽查卫士们,凭着一双双火眼金睛,锁定食品药品稽查重点范围和重点领域,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为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孙斌园  通讯员  朱德宏)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