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据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切实把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全省新一轮农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纳入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以加快全省中药材生产发展,保障人民健康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由中药材生产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转变。
近年来,山东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水平、区域化布局、生产组织模式、品牌影响力、市场化运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发展成为中药材资源和中药材种植大省。目前,全省中药资源约150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0万亩以上,产值近90亿元;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已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现场认证的有6处。但是,基础设施投入少、种质资源家底不清、科技研发力量不足、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较短和市场宏观调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全省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规划》明确,发展中药材产业要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质量优先、和产业化带动为基本原则。《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建设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140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60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家。
《规划》还制定了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中药材生产,制定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二是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农场(农户)”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四是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培育具有突出优势的知名品牌,打造山东中药材品牌集群。五是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比较优势明显的科技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引领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指导。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