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短缺之困如何解

  • 作者:刘进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19

    日前,贵州小伙易思利在佛山高明被圆斑蝰蛇意外咬伤,历经三次转诊都找不到合适的抗蛇毒血清,耽误了救治最佳时机,一度命悬一线。  
    
    近几年,无论在广东还是其他省份,总会传出各种抗蛇毒血清告急的消息。有些被蛇咬伤的患者,因为没血清,抢救不及时而失去了生命。  
    
    众所周知,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的特效药。然而,救命血清为何在关键时刻总是找不到?血清短缺之困急需怎样的破解之道?  
    
    现状:多数医院血清储存告急  
    
    有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广东全省蛇伤最高峰时,血清年需求量约为5万支。与之相对的事实是,目前国内唯一抗蛇毒血清生产厂家当前的年产量也仅在10万支左右  
    
    在被圆斑蝰蛇咬伤后,易思利的家人四处寻找蝰蛇抗毒血清,可是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寻找是徒劳的,因为早在20多年前国内的蝰蛇抗毒血清就已经停产。他们还不知道的是,不仅蝰蛇抗毒血清早已全国性短缺,其他蛇类抗毒血清也总体面临着需求告急的局面。  
    
    在广州市内,广州军区总医院、暨大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血清存货量都很少,常见的蝮蛇、五步蛇、金环蛇等蛇种抗毒血清的储存量仅够一到两个人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广州武警医院则直接表示没有血清存货或长期缺货。从广东全省范围看,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会中医院、湛江人民医院、潮州医药研究所和韶关粤北人民医院省内五大蛇伤防治中心的抗蛇毒血清存货情况也不容乐观。  
    
    广州中医药大学急诊科主任李信平表示,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医院应该有6种抗蛇毒血清,包括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蝰蛇、金环蛇,但医院现只有前三种抗毒血清,抗眼镜蛇血清已经空缺了很长一段时间,而抗蝰蛇毒血清已十几年没有供给。  
    
    广东省急救学会毒蛇伤急救小组组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说,血清短缺在广东乃至全国来说都是事实。目前,广东省内血清相对比较齐全的医院仅有4家: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元里)、深圳中医院和新会中医院。  
    
    在广东省内一次治疗蛇伤的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曾透露,全省蛇伤最高峰时血清年需求量约为5万支。与之相对应的事实是,目前国内仅有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赛伦公司)生产抗蛇毒血清,当前年产量也仅仅在10万支左右。  
    
    原因:供给量仅为需求量的1/5  
    
    那么,赛伦公司的情况又如何呢?公司销售经理黄越说,目前公司主要生产蝮蛇、五步蛇和银环蛇抗毒血清,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抗蝮蛇毒血清,占80%以上。2010年,抗眼镜蛇毒血清停产,至今仍未恢复。“正在报批阶段,预计今年底可以恢复生产,年产量4000~5000支。”  
    
    对抗蝰蛇毒血清,黄越说,公司目前还没有生产计划。他解释,需求量不足容易导致亏本是其中关键原因。抗蝰蛇毒血清每年需求量约在100支以内,达不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尽管屡遭独家垄断等指责,在多次公开采访中黄越仍坚持表示,由于售价低、成本高,赛伦公司在血清生产上长期处于单品亏损状态。据了解,抗蛇毒血清早已被列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一支血清市场定价从280元~520元不等,价格10余年没有变化。  
    
    黄越说,广东是全国蛇伤大省,血清需求和供给量相对较多,每年公司面向广东市场的血清出货量约在1万支左右。这显然与广东官方预计的需求量差距很大,仅为最高需求的1/5。  
    
    尽管供给年年吃紧,但相对于常用药,抗蛇毒血清需求量并不算大,利润也不高,以致医药公司对抗蛇毒血清的兴趣也不高。有媒体曾报道,前几年广东、上海等地基本药物招标中,还一度出现过抗蛇毒血清无人问津以至于弃标的情况。为此,广东还专门针对质优价廉的老药、低价药开设了“绿色通道”,抗蛇毒血清便被列入其中,但收效甚微。  
    
    根据相关规定,医院不可以直接与药厂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医药经销商获取抗蛇毒血清。据了解,目前广东市场上的抗蛇毒血清经销商主要是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和深圳一致药业有限公司3家。  
    
    黄越说,至于经销商是寻找地区性医药单位合作,或者直接供给到医院,厂家不得而知,但赛伦公司每年抗蛇毒血清产量主要根据各地区经销商上报的需求量来决定。  
    
    某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认为,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医药沟通机制下,其实大多数医院并不知道可以从哪里购买血清,部分医院即使有渠道但通常也是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事实上,医院在购置抗蛇毒血清时,还不得不接受“被买附属品”的情况,就像是“买猪肉要搭块骨头”。  
    
    除了医药公司兴趣不高,加上渠道有限、抗蛇毒血清保存期短、使用率偏低、报废率高等因素,一些医院也倾向于减少甚至完全不做血清储备。“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周期一般是9个月,从生产到流通会消耗一段时间,到医院时即便常年恒温保存有效期往往不到1年。”梁子敬说,许多医院没有储备,主要就是使用的人少,买了用不完浪费。  
    
    建议:建立省级血清调剂机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仅要从救治方面考虑,更要从国计民生的角度考虑,国家应加大对抗蛇毒血清这一防灾、应急医疗资源的生产配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即便部分血清种类需求较少,也应该通过财政扶持确保其基数配备。  
    
    梁子敬表示,在治疗蛇伤上,有没有抗蛇毒血清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有血清的情况下,及时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更高,几千元就可能解决问题。近20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所有蛇伤病例无一死亡。但如果没有血清,情况就会严重很多。以蝰蛇为例,极容易引发患者全身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治疗的成本也将高达数十万元。  
    
    在保证基本需求无虞的情况下,针对流通环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蛇伤急救专委会主任委员、新会中医院原院长李景新建议,加强集中管理和省级配送统筹。具体来说,由省卫生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协调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抗蛇毒血清配送,并争取省政府突发公共应急专项经费购买药品,避免商业企业和医院因利益关系放弃采购与储备。  
    
    据了解,这样的统筹管理机制在有些省份已经启动。去年8月,浙江省便着手建立了全省范围内的抗蛇毒血清应急调剂机制,并向社会公布了90个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及联系方式。  
    
    李景新说,目前他正在努力借助专委会的力量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即在广东省内选定10家治疗蛇毒伤害的医院,统一挂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蛇伤急救网点医院”,由此开创一个信息公共沟通平台,以实现血清更有效率的调配。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