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熟肉制品近四成不符合国家标准

  • 作者:刘浦泉
  • 来源:新华社
  • 2014-09-06 09:50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2日电(记者刘浦泉)北京市消费者协会1日公布了129种熟肉制品比较试验结果,其中80种样品测试项目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占总样品量的62%,49种测试样品部分测试项目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占总样品量的38%。
    此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北京城区的17个超市随机购买。样品涉及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广东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9种产品,种类涉及酱卤肉制品、薰肠类制品和薰煮火腿类制品,其中包装产品62种、散装托盘产品67种。比较试验样品委托国家肉类食品监督检验中心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亚硝酸盐、磷酸盐、苯甲酸、标签等。
    比较实验结果显示,62种包装熟肉样品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有45种,占包装样品量的72.6%;67种散装托盘样品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有35种,占散装托盘样品量的52.2%。亚硝酸盐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119种,占总样品量的92.3%;磷酸盐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97种,占总样品量的75.2%;苯甲酸指标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肉制品加工禁止使用,但在华堂商场丰台北路店销售的日式叉烧检出苯甲酸;菌落总数符合国家标准的119种,占总样品量的92.3%;大肠菌群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118种,占总样品量的91.5%;129种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62种包装样品标签有54种符合国家标准,标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未标注或未标全添加剂的种类。
    检验结果表明,包装熟肉制品卫生指标控制较好,主要问题集中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亚硝酸盐和磷酸盐超标。亚硝酸盐和磷酸盐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剂和水分保持剂,其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还有个别企业为了提高制品的含水率,增加出肉量,而在肉制品中过量加入磷酸盐。
    超市销售的散装托盘熟肉制品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均不容乐观。一是生产企业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过量加入添加剂,造成理化指标超标;二是企业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过关,散装熟肉制品在超市进行二次包装过程中,案板、刀具、容器、操作者的手及环境条件达不到进行二次包装的要求,引起大肠菌群的污染,造成散装托盘熟肉制品卫生指标超标;三是超市没有严格的食品准入制度,没有对熟肉制品的加工制定严格的卫生操作规程,造成熟肉制品卫生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
    在129种熟肉制品中,质量综合评价较好的样品有:育青肠、金大都松仁肚、金大都五香酱猪蹄、加增广味香肠、加增无淀粉火腿、万威客脆皮热狗肠、雨润烤肠、旺润烤肠、醇香青岛火腿、益香京味里脊王、嘉芗香肠、京京万利士口福肠、紫苏维也纳香肠、美迪思丹麦烤肠、草原兴发野味烤肠、恒安益康蒜肠、平兴丹麦肠、平兴特制蒜肠、宝丽樟茶鸭、宝盈酱猪蹄。
    专家认为,这次随机购买的样品基本代表了北京市场销售的主要熟肉品牌,比较试验结果基本反映了北京超市销售的包装、散装托盘熟肉产品的质量卫生状况。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