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管须加强风险管理——对监管工作方式向精细化、标准化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漫画/韦荣景
风险管理,是指对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各种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风险隐患时刻存在,责任事故多发易发。作为基层监管部门,要充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运用风险管理重塑监管机制和模式,促进监管工作由事后处置向全程防控转变,切实提高科学监管和风险防控的能力水平,保卫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网格监管模式
强化网格监管模式是开展好风险管理的前提,风险因素的采集是全部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
在传统监管模式下,风险因素主要靠执法人员以拉网式、运动式的检查来采集,费时费力又掺杂了很多主观判断,难以保障后续分析工作的靶向、精准。要转变这种粗放式监管方式,就要把强化网格监管这一组织基础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监管工作方式向精细化、标准化转变。
为了顺应这一转变,目前,我们青岛市市北区局在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机关设立6个科、1个稽查大队,基层成立了20个食药所)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对每个基层网格明确“六定”(领导定点、全员定责、排查定级、信息定时、宣传定量、应急定制)职责上,并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网格内风险隐患未排查到位的,除了追究区(市)局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网格负责人的直接责任。这样一来,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指标、有压力,风险因素调查采集方式开始由原先的“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提取的风险因素更加全面、准确、及时。
制定日常监管标准
制定日常监管标准是开展好风险管理的基础。
我们的经验是,在明确网格职责的同时,按照客观、量化的原则,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日常监管标准予以逐条逐项分解量化,形成便于计算机存储、识别和累计的日常监管量化评级标准体系,并将其输入食品药品数字化监管平台之中,确立风险因素收集的数字化标尺。如此,在执法人员将网格内的监督检查信息上传后,系统会按照标准体系,自动生成企业信息数据库,实现风险因素采集工作的信息化。我们通过先进科技手段,变原有的“填空题”、“简答题”为“判断题”、“选择题”,杜绝了人工采集的主观性和不透明性,保证了后续风险防控的正确方向。
在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体制改革后,青岛市局下放了很多行政审批事项,围绕这些工作,我们对现有的许可、备案、认证等审批事项进行梳理、确认和归并,将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目录》管理,逐步推行“负面清单”制度,防止“私设审批、无序审批”现象发生。二是编制《业务手册》,规范内部审批流程。具体为细分行政审批事项,覆盖审批办理的各个管理岗位和操作环节,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审批流程、统一审批标准、优化审批服务、设定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推进网上审批,加强效能监察。我们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查阅所有审批事项的时间节点、审批过程、审批内容、现场检查等情况,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在推进日常监管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强化常态监管,突出监管计划性,制定日常监管工作计划,明确检查步骤、对象、时间、检查重点和检查标准,强化专项整治,加强对问题企业进行跟踪整改检查。二是强化信用建设,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信用等级管理,倡导自律诚信经营。三是强化制度监管,开展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行违法广告黑名单制度,巩固食品药品稽查部门协作机制,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在推进行政处罚标准化建设方面,2012年以来,青岛市建立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平台,开展了行政处罚全程网上运行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固化流程和裁量标准,实现了行政处罚的全过程可控和自动监察。
体制改革后,基层监管部门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再次全面进行行政处罚裁量权细化量化;其次,全面优化再造行政处罚业务流程,从案源登记开始,将上级转办、群众举报、检查发现的处罚案件,均录入处
罚网络平台中。同时,行政处罚的结果可以通过与食品药品数字化监管平台进行信息关联,自动修改监管对象电子档案和信用评级,还可以通过许可平台进行查询,作为行政许可参考。
运用电子监管平台
运用电子监管平台是开展好风险管理的支撑。
青岛市市北区餐饮单位密集,其中季节性啤酒屋、单一品种小餐饮点数量约占55%。加之老城区硬件设施差,食品安全风险高,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若按传统人工清查办法,需要很多天,既费时费力、贻误战机,又无法完全把握和控制“问题食品”的流向。因此,对于基层监管而言,信息化的突出优势之一就在于实现风险隐患可追溯的时效性。围绕新体制、新职能,我们倡导搭建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首先,构建“一个中心”。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系统模块,完善平台功能,实现全区监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汇集、存储、处理、共享、交换和整合,保障审批许可、监管稽查、检验监测等业务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和固定流向汇聚中心数据库,以有效解决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形成基础性核心数据库,为科学监管、政府决策、业务办理、公众消费等提供权威、及时和高效的数据支持。
其次,搭建“七大系统”。对平台原有系统模块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和改造,力争与省、市系统兼容、互认、共享。构建起与省、市要求一致的行政办公系统、许可管理系统、行政检查系统、稽查执法系统、信用评价系统、在线考试系统、检验检测系统这“七大系统”的基本框架,使数据交换更加便捷,信息共享更加科学,执法监管更加有力。
再次,推广“厨房亮化”。在餐饮服务环节监管中,针对消费者安全信心不足的问题,我们坚持打造“厨房亮化”工程,不仅监管部门可随时通过该系统进行督查,消费者也可通过大屏幕看到餐馆厨房内部运行情况,所点饭菜用什么油、什么食材,怎样制作的,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今年上半年,市北区局完成了183家厨房亮化工作,占全年任务的63%,实现了各级监管者更省心、企业从业人员更用心、消费者就餐更放心的“三心”效应,实现了安全监管与经济效益的互利双赢,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最后,实现“三个覆盖”。依托“数据中心”和“七大系统”,建立起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防控、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在区域上实现镇、街全覆盖,在行业上实现食品药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覆盖,在品种上实现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全覆盖,逐步建立起全品种、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信息化体系。 (作者系青岛市市北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