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北京连续检出9批不合格进口水产品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18日电(记者殷丽娟)进入2月以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续检出9批不合格进口水产品,其中7批水产品中检出汞含量超标。这些水产品是从澳大利亚进境的鳕蟹5批、皇帝蟹1批;从印度尼西亚进境的金枪鱼1批,上述货物已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销毁处理。
据介绍,汞在自然界中属于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食物中的汞含量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为造成的汞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一个人如果长期食用被汞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慢性汞中毒,出现体力、记忆力减退,头昏、情绪波动、睡眠减少、多梦等症状。为此,我国对食品中的汞限量设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
3月1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1批从韩国进口的私人物品查验时,查出国家规定的禁止携带动植物产品绿豆、腌制鱼和猪肉罐头共计4公斤。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作人员立即对上述物品做出了销毁处理。
在出口方面,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处一批不合格出口食品。3月1日工作人员在对某公司出口的2箱、15公斤冰鲜河豚鱼进行查验时,发现河豚鱼的包装纸箱为使用过的旧香蕉箱,而且冷藏保鲜用冰块为废弃的矿泉水瓶装水冷冻而成。由于这种做法不符合出口要求,北京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该批货物做出了退回产地的处理,并依法出具了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