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DR监测体系建设项目通过总体验收<br>药品风险预警水平进一步提高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赵玲 通讯员李馨龄报道 1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对国家ADR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进行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专家、项目竣工验收专家组组长李连达宣读了验收意见:经过专家组工程、技术、财务、档案等方面的审查,该项目通过专家组总体验收。该项目为期3年,总投资达8529万元,是国家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中首个通过验收的中央项目。监测体系的建成使用有助于提升我国ADR监测的质量和水平,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局副局长孙咸泽出席验收会并讲话。
据了解,国家ADR监测体系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药物滥用监测3大系统平台。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该项目。经过前期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通过工程初验并开始试运行。目前全国共有34个省级ADR中心和333个市级中心,注册用户主要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等。系统上线后覆盖面大大提高,注册单位增加了9.25万家,较上线前增加84.8%。系统的用户数量达到241205个。同时,系统上线后ADR监测报告数量显著增长,其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较2011年同期增长57.6%,今年1月~11月达108万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较2011年同期增长68.4%,今年1月~11月达15.5万份。今年5月以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该系统发现了4起药品质量问题,并进行了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了风险。
孙咸泽在会上指出,通过监测系统不仅要对药品不良反应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还要真正挖掘出药品固有的风险信号,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监测和评价水平;加强各级药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今后,要充分利用药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信息资源,提升信息的开放程度,将有效规范的安全性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快速传递给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专业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公众,促进、指导药械的合理使用,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