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非仅仅血压升高治疗应全方位干预
背景:
4月初,在第60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我国专家公布了一项名为“破冰”(Iceberg Breaking)的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全面心血管风险管理的水平。研究(I期)涉及我国9个城市、99家二三级医院、500多名心内科医生、1万多名高血压患者,主要通过教育干预,使医患双方认识到糖耐量受损(IGT)或糖尿病对于高血压患者预后的重要性,以提高采用糖耐量试验(OGTT)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糖代谢异常筛查的比率。教育方式包括医生课堂、医生提示卡,还有通过“达标140/90高血压患者教育项目”组织的患者健康大课堂等。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教育干预,在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如超重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采用OGTT和餐后2小时血糖筛查的比率显著提高,因此提示,教育干预可以促进医患双方通过认识提高实现行为转变,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水平,尤其是通过高血压糖耐量受损的早期筛查,为患者带来长期预后的获益。这项研究发布后,引发了国内外医生的热烈讨论。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诺华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学术交流合作伙伴项目“第三届中美心血管高层交流峰会”上,中外专家强调,高血压不仅是血压的升高,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总体心血管危险,应该帮助患者提高这些危险因素的筛查率,尽早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干预手段,预防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为了能让广大医生和高血压患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问题,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已经更新了高血压的定义,即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血压值只是“冰山一角”,而更多合并的危险因素却往往被忽略,而这些被“隐藏”在冰山下面的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所面临的风险。
在2010年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的涉及5000多例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的“CONSIDER”研究显示,每10位门诊高血压患者中,就有5位有糖代谢异常,但其中有3.5位患者没有被检查出来。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比例高,已成为我国高血压一个重要的流行趋势。
除了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逐年递增外,高血压合并其他靶器官(如心、脑、肾)损害的比例也非常高,形成了中国高血压另一个重要的流行趋势。有研究显示,我国每4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1位合并左心室肥厚;每3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1位合并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指出,由于科室划分,高血压与糖尿病分别属于不同专业领域。但是,心血管疾病往往是众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患者也往往是在多重危险因素的联合打击下最终走上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道路,这就要求医生、乃至患者拥有更宽广的视角以及更全面的知识。“破冰”研究不仅想打破心血管疾病的坚冰,也想打破既往由于学科划分形成的坚冰。这道坚冰大大妨碍了高血压患者得到科学而全面的治疗。
据了解,破冰研究(Ⅰ期)主要针对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风险的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血压心血管风险全面管理的破冰研究(Ⅱ期)于今年3月份启动。该研究将覆盖全国30个城市、150家二三级医院、1000名心内科医生及5000名高血压患者,旨在了解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全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如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等筛查率和认识现状;了解影响医生和患者进行筛查的原因,以寻求突破策略。
霍勇表示,尽早筛查出糖代谢异常、微量白蛋白尿或左室肥厚等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对其进行早期的干预,可以延缓其进展,甚至是可逆转的。然而,一旦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进展到了“疾病”阶段,就失去了最佳干预的时机,只能做到去“控制”,而再也无法“逆转”了。干预的手段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包括药物干预。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选择降压药物的种类时,应该考虑合并什么种类的危险因素,因为有些药物可以有针对性地逆转或干预某些危险因素的进展。去年发布的NAVIGATOR研究,就证明了降压药物缬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显著预防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在预防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方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ACEI/ARB)类的药物也具有明显优势。此外,ACEI/ARB相对于其他类的降压药物而言,还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ARB中的缬沙坦还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急性心梗后的患者。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