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病不可轻信广告
对于风湿带给患者的痛苦只有患有风湿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目前临床上对于风湿的治疗始终没有更好的方法,再加上风湿容易反复的发作导致患者对治疗效果更加的不信任。于是无法摆脱风湿痛苦的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偏方和街头小广告上。
采用“土办法”或看街头小广告到非正规诊疗机构吃所谓的“祖传秘方”,由于暂时止了疼,病人就认为有“疗效”。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因为“秘方”中添加了大量激素,吃药后症状看似缓解了,其实病情还会继续发展。
合理、规范使用生物制剂
风湿性疾病伴随人类已有几千年历史。其中侵犯关节的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由于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是,风湿病因早期症状较轻,往往表现为关节疼痛等症状,不被重视,进而耽误了治疗,待晚期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可见患风湿病要积极治疗,但需要提醒患者的是,积极治疗并不等于盲目治疗、急于求成。注意在治疗风湿疾病时一定要谨慎,切勿偏信虚假广告。
“风湿病是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都有上升的趋势,患病后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早诊断、早治疗恰恰是改善关节功能、避免关节出现畸形的关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曾小峰教授透露,在我国内科学中风湿免疫学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存在风湿免疫学专业人员数量与水平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与缺乏协作平台与临床研究数据等问题。目前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将近一千万患者的医疗需求。
曾小峰强调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国内外正规用药都是采用缓解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以及生物制剂,应早期使用这些药物。另外,疗效不光是止疼,最主要的是减少骨质的损坏,降低致残的可能性。“生物制剂每年在中国风湿界药品流通领域所占费用为15亿元人民币,风湿科医生必须了解生物制剂,并合理应用,规范应用,提升我国风湿疾病的学术研究和诊疗水平、提高风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风湿的医院、门诊众多,医生的水平也良莠不齐,使得患者无所适从,在经过治疗没有效果的时候往往就很容易选择放弃治疗。对此,曾小峰表示,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手段,基层医院的医生对风湿性疾病的认知与诊疗参差不齐,导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诊疗水平差距较大,从而严重降低了医疗质量。再加上由于基层医院诊疗水平较低,大量患者向大医院集中,而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导致了看病难、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因此如何构建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有效协作及培训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智能化疾病管理网络
“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建立了临床患者登记的数据库。”曾小峰指出,国内目前缺少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因此很难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诊疗规范,这成为制约我国风湿学术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
曾小峰透露,为了使我国风湿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能力获得实质性提升,推出和推广符合中国病人的风湿性疾病治疗规范,使风湿科医师的学习和实践得到有力支持。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携手辉瑞中国发起和组织了面向全国风湿医师和风湿病患者的大型学术研究交流和疾病教育项目——“生物制剂在风湿疾病中的合理化应用项目”。
自愿加入的医生可参与到中国最大的风湿病多中心临床研究体系中来,实现临床科研数据的自我管理,并且可以利用在线交流平台以及热线呼叫体系实现更好的患者管理和随访;通过网络式沟通平台,可与全国风湿领域的医生进行学术话题分享传递,提高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在规范诊疗和交流的基础上,患者在各级医院之间得到合理的分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