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接种时 看疫苗如何捍卫健康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我国北方进入流感流行季节。10月中旬,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服务启动,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人和在校学生可享受免费接种服务。
疫苗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接种疫苗时会面临怎样的误区?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疫苗捍卫健康?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83期学术沙龙上,业界专家直陈观点并答疑释惑。
——— 免疫接种 ———
每年预防250万儿童死亡
“除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没有其他方式比疫苗在降低人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方面贡献更大,包括抗生素。”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看来,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特异的有效手段,也能体现并促进社会公平性。
自1978年—2007年,我国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由5种增至14种。杨维中展示的一组图表说明了疫苗接种在降低人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成绩斐然:与1978年相比,2012年白喉、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100%、99.9%、99.9%和99.7%。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的麻疹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12年较1959年的降幅达到99.9%。
“疫苗在全球每年预防至少250万儿童的死亡。”杨维中说,免疫接种在减少儿童传染病的发生、减少死亡、增加人均寿命等方面贡献卓著。从1992年—2006年的14年间,我国儿童感染乙肝人数减少近8000万,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不仅如此,预防接种还对大灾之后无大疫起到重要作用。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开展大规模乙脑、甲肝疫苗接种,去年来自四川省卫生厅的报告显示,四川省灾区传染病防控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连续三年低于震前发病水平。
——— 利大于弊 ———
让疫苗有效安全最关键
我国在消除麻疹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但近期麻疹却有所反弹。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兰斯E.罗德沃尔德称,中国目前针对麻疹的免疫规划很正确,所采用的麻疹疫苗也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但兰斯E.罗德沃尔德在考察中发现,中国有不少孩子到了该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接种,造成了接种的延迟,正好在没接种的期间就被感染了,这也是中国应对麻疹的一个挑战。
我国每年出生新生儿约1650万人,15岁以下的儿童约3.4亿人。很多家长都知道,小孩在两岁前几乎每个月都有疫苗可接种,其中很多疫苗都是必须要打的,所以这个期间接种的次数会比较多。“接种的次数多,当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杨维中坦言,目前我国疫苗接种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疫苗品种单一,联合疫苗少,接种次数多,发生疫苗副反应的风险大。
对此,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爱强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公众在接种疫苗的问题上还存在认识误区,甚至有一些担忧和焦虑的情绪,这也是疫苗预防传染病方面存在的大问题。
“我们有很多的产品公众还不认识,他们总考虑是否会有不良反应,而且一些负面宣传的影响大于正面宣传。消灭一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与不良反应相比当然是利大于弊,但是公众的认识不够,就不能变为自觉接种的行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接过话茬说,北京目前正在打流感疫苗,这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曾经进行得较为困难,但一路坚持下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接种人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公众也确实从中尝到了甜头。
不容回避的是,我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其监测、处置已成为影响接种工作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更多新的、联合的疫苗,能够更有效、更安全地防控传染病。”杨维中说。
——疾病防治——
不能仅靠疫苗来完成
免疫规划实施30年来,计划免疫6种传染病共减少发病3亿人次,减少死亡400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杨维中列举的一系列数据引发专家热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罗会明告诉记者,目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总目标是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但是不能把任何传染病的防控都寄托于这个上面,现在很大的问题是一出现新发的传染病,上至领导下到老百姓都将希望寄托于疫苗。”徐爱强说,且不说疫苗什么时候能出来,仅从疾病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疫苗来进行预防,这个观念也要通过科学普及传达给公众,使公众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疫苗对传染病的防治作用至关重要,但可能还有与疫苗同等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说相关疾病防治常识、疫苗规划和疫苗接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陆家海说,到现在为止,艾滋病并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但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在逐年减少,这与我们利用现有的技术大量推广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紧密相关。
由此,陆家海建议,是否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体平台,哪怕只是花费很少的时间,甚至每次5—10秒钟,来普及应对不同疾病的防治方法,让公众知晓基本的预防方法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免疫规划——
不应遗忘大龄人群
1974年,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提出扩大免疫规划,当时的主要人群为儿童。2009年,世卫组织在《全球疫苗和免疫现状》中提到“免疫接种的效益也日益扩展至青少年和成人”。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免疫咨询委员会发布成人免疫接种指南,除儿童外,涉及到成人的疫苗有10种,什么人打什么疫苗都有常规的程序。
“7岁以上的人群并没有纳入免疫规划中,这就使得大年龄人群成为免疫空白区。大年龄人群有些是没打过疫苗的,这部分人群怎么办?此外,儿童阶段打过疫苗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所产生的的抗病力比较低了,这些人群是否也该纳入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华庆研究员的连续发问,让人沉思。
王华庆出具的数据显示,就乙肝而言,我国40%以上的人群还是易感者。“白喉本身特性是灭活疫苗,需要10年加强一次,否则就没有抗体。”王华庆说,在美国,白喉疫苗现在是10年打一次。我国2006年的白喉抗体监测表明,易感人群数非常大。就在2012年,东南亚和印度出现白喉大暴发,所幸我国尚未出现传染源,否则面对基数如此大的免疫空白人群,情况不容乐观。
“儿童时期采取了免疫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采取何种策略也要长远规划。”王华庆呼吁,不管从减轻疾病负担考虑也好,还是从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考虑也好,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扩大免疫规划的策略、人群已迫在眉睫。“这个免疫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应该尊重科学,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
■ 新闻链接
通用疫苗可终生预防流感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可以终生预防所有流感病毒变种的新型“圣杯”流感疫苗,可能会在未来5年内投入使用。
对人类进行的早期检测被证实取得成功后,英国和欧洲的科学家正打算对这种通用疫苗进行大范围试验。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有了这种新注射剂就不用年年定期接种疫苗,每年可拯救数千人。除此以外,它还能有效对抗危险性更高的流感类型,例如西班牙流感,即使是它们的变种,也能一网打尽,防止像1918年导致1亿人丧生的全球大暴发再次发生。尽管数年间已经在近100名患者身上进行了试验,但这是第一条确切的好消息。
英国流感专家、该研究的一位重要研究人员约翰-奥克斯福德教授称,他的科研组对这种疫苗的前景非常看好。最近欧盟提供数百万英镑,用来支持这项研究。当前的疫苗是通过病毒的“外套”识别它们,但是作为发生变化的病毒变种,老疫苗根本无法识别。而这种通用疫苗是通过攻击隐藏在病毒里的蛋白质产生作用的,有害变种普遍存在这些蛋白。
8月中国重新出现一种禽流感新变种,虽然与老年人相比,儿童因流感死亡的可能性更小,但他们是流感疫苗的重要推广者,如果他们患有哮喘、心脏病或者肺病,感染后病情就会更严重。
尽管专家赞成这种疫苗有助于保护小孩子的年龄更长的亲属的观点,但是理查德-霍尔沃森博士并不赞同。他说:“儿童很少死于流感,每年接种额外的疫苗,需要进行大量接种工作,既费时费力,又费钱。”如果新流感注射剂试验成功,它将会在2018年投入使用。(孝文)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