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强调规范治疗

  • 作者:李颖
  • 来源:科技日报
  • 2014-09-06 10:27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至0.4%,全国大约有500万患者,然而能治疗这个病的专科医生却不到3000人,平均1667名患者才有一名医生。”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透露,由于不少医院都没有风湿免疫专科,使得近七成患者未能在疾病早期阶段寻求正规治疗,延误了病情。 
    
    早期诊治可避免畸形和残废 
    
    “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让患者痛不欲生。另外,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然而这个问题比较隐性,不易被媒体认识。美国曾经做了一个调查,每年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类风湿相关治疗的费用超过其GDP的1%。中国没有这个数据,但由这个疾病带来的损失不比美国少。中国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知度很低,因此患者就诊率也较低。”对此,曾小峰教授痛心地说,“有时,患者疾病乱投医,不知道什么是正确治疗。其实,只要类风关患者及时接受诊断,接受早期治疗,完全可以避免畸形和残废。”曾小峰教授认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早期诊治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的临床诊疗不规范 
    
    曾小峰教授指出,临床诊疗不规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风湿免疫专业是比较新的学科,很多大夫不了解这个疾病的特点,所以诊断治疗上有缺陷。第二,现在很多的医院没有设立专科,导致病人求医无门。 
    
    “突出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诊断,第二是治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学科主任徐沪济教授补充说:对于诊断,要区分风湿性关节炎和中医讲的风寒性疾病的差别。很多疾病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由此可见,医生没有按照规范化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诊断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这个问题主要在于风湿病学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第二个突出问题表现在治疗上。由于风湿病专科起步晚,很多医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也没有太多循证医学标准可以参考,很多时候是根据经验治疗。 
    
    设立专病门诊避免误诊 
    
    曾小峰教授认为,针对患者,长远目标就是设立专病门诊。现在如果有独立免疫专科的地方,就能够专门看这种病。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 
    
    大部分患有风湿性疾病的病人都有关节软组织疼痛、发烧,以及其他器官的变化,出现这种症状,建议到风湿免疫性疾病专科门诊,作相关的检查,以便判断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同时,也要注意关节疼不一定都是类风湿。因为,风湿性疾病是一个总称,它底下有几百种疾病类别。因此,医生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类风湿病人无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很可能导致关节破坏导致残废。诊断明确后,就要在风湿免疫专科寻求正规的治疗。“走对科室这一步,非常关键。”曾小峰教授透露,患者如果到别的科室就诊,那问题可能就会变严重了,因为其他科室的医生医学知识可能会有局限,万一被误诊,就有可能导致残废,这时候,用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规范化诊疗项目启动 
    
    针对中国老百姓对这种常见病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日前启动了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项目。 
    
    据介绍,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为期3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项目,将通过制定《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标准》,促进医疗机构规范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流程;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据平台;搭建多渠道的患者教育系统,从行业管理、学术研究和患者教育方面实现“三个规范”,提高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水平。项目将覆盖全国161家医院,教育上万名临床一线医生,数百万类风关病人将从中得益。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表示,我国风湿免疫领域医师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医师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有限。此次项目活动的开展,将推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能力水平的提高。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